你以为只是轻轻一挖,就安然无事吗?但事实上,你正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推向老年痴呆的“深渊”。
挖鼻孔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行为,尤其是在空气质量不佳、季节交替等情况下,鼻腔容易产生不适感,让人忍不住去挖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一项发表在《科学报告》杂志上的研究揭示:频繁挖鼻孔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忽视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,殊不知它们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。本文将带你了解这一研究发现,并探讨如何保护我们的健康。
不可忽视的老年杀手——阿尔茨海默病
《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分期的修订标准(2024年)》表示,阿尔茨海默病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杀手。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相关,病理特征为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异常沉积。目前无法根治,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缓解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
阿尔茨海默病就像是一个悄悄潜入大脑的“橡皮”,慢慢地擦去了我们的记忆和认知能力,让原本清晰的思维变得模糊。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,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挖鼻孔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
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《科学报告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,揭示了挖鼻孔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潜在联系。研究人员发现,肺炎衣原体可以利用鼻腔和大脑之间的神经作为入侵通路,侵入中枢神经系统,从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。
这项研究是基于小鼠模型进行的。研究人员首先对小鼠鼻黏膜接种肺炎衣原体,发现其在72 h内感染了嗅觉神经、三叉神经、嗅球和大脑。接种后7 d和28 d,肺炎衣原体的感染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键通路调控紊乱,使β-淀粉样蛋白积累(β-淀粉样蛋白是异常蛋白质片段,积累形成的斑块,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)。同时体外实验显示,肺炎衣原体能够感染周围神经(即身体外的神经组织,如神经末梢和神经节)和中枢神经胶质细胞。神经系统胶质细胞是大脑和脊髓中除了神经元以外的另一类细胞,它们为神经元提供支持和营养,参与免疫反应等。
克莱姆琼斯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主任James St Jonh教授表示,尽管这项研究是在小鼠模型中进行的,但这一发现对人体也具有参考意义。研究团队正在计划下一阶段的研究,旨在证明人类是否存在同样的通路。
了解到挖鼻孔可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,那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呢?
1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:保持手指清洁,避免用不干净的手指挖鼻孔。如果需要清洁鼻腔,可以使用湿棉签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,尽量减少直接用手指挖鼻孔的频率。
2.保持室内空气清新: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可以使用加湿器来维持适宜的室内湿度,避免鼻腔干燥和不适,减少因鼻腔干燥而导致的挖鼻孔行为。
3.注意饮食均衡:摄入丰富的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,确保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,增强免疫力。同时,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,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。
4.定期进行体检: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,可以及早发现肺部和神经系统的潜在问题。特别是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病史的人群,更应重视体检。
5.关注认知健康:一旦出现记忆力减退、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至关重要。同时,可以通过进行脑力活动,如阅读、解谜游戏、学习新技能等,来保持大脑活力。
挖鼻孔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,提醒我们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,以防患于未然。同时,我们也期待更多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,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。从现在开始,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!
文章来源科普中国,侵权联系删